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思茅菜属于哪里菜系 数字赋能思茅高原特色野菜“智”显身手 思茅菜馆怎么样

  原深入了解:2025新春走基层数字赋能思茅高原特色野菜“智”显身手

  在普洱市思茅区的田野间,一场关于农业现代化的“变革”正在悄然生。这里,曾经容易被忽视的野生蔬菜正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新宠”。走进思茅区南屏镇曼歇坝村的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现代化生产示范园,甜菜、枸杞叶、香椿、水蕨菜等野生蔬菜在阳光下茁壮成长,展现出蓬勃的生机。

思茅区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现代化生产示范园

  农户周大姐正在田间忙碌,她尝试在辣椒田的空隙中,种下野生蔬菜刺五加。“原来,我们都是去山上采摘刺五加,没想到种植起来和其他蔬菜也没什么不同。”这种创新的种植方式,不仅进步了土地利用率,还让农户看到了更高的经济收益,周大姐说,像刺五加这样的野生蔬菜,虽然山上也有,但通过科学栽培以后,可以增加不少收入。

  这片示范园,说是野生蔬菜的种植基地,不如说是思茅区农业现代化的试验田。示范园总面积达100亩,种植了7个品种的野生蔬菜,并开展“44+N”份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入圃职业,目前,羊蹄甲、木姜子、沙棘、甜菜、余甘果、南非叶等44个思茅本地特色的野菜品种已收入种质资源圃。

水肥一体化体系

  “种质资源圃不仅是野生蔬菜的‘基因库’,更是推动产业规模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生产的核心。”思茅区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职业站站长刘建培介绍,示范园的建设围绕“1园+1圃+1中心+1品牌”的规划布局展开。这里的“1园”是现代化生产示范园,“1圃”是种质资源圃,“1中心”是野菜研学中心,而“1品牌”则是思茅区高原特色野生蔬菜绿色品牌。

  另一方面,示范园也在尝试通过数字赋能,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,提升农产质量量和产量提供坚实保障。“目前示范园内安装了作物生产监测、水肥一体化灌溉等现代设备,通过对野生蔬菜生长环境数据的监测与分析,实现了精准管理。”普洱市联通公司政企客户事业部经理李敏表示,由于野菜种植属于一种全新的农业范畴,此前没有任何数据支撑,因此目前示范园正在建模阶段,未来将把收集的数据做分析后,从野菜的生长特性、施肥指导、细致到每天浇水几次等内容,将通过“农事明白纸”为农户提供详细的种植指导。

土壤墒情监测站

  这种从无到有的突破,不仅是思茅区农业现代化的体现,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。通过聪明云农平台的可视化体系,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了解作物生长状况、土壤肥力及病虫害情况,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。“以前我们需要亲自到田间地头去检查作物的生长情况,现在有了这套体系,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所有信息,大大进步了职业效率。”李敏说,未来这些体系将运用到更广泛的项目中。

土壤墒情监测站

  科技赋能,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,思茅区的野生蔬菜产业,正在从“小而散”向“广而聚”转变。“我们想要走高原特色蔬菜的路子,未来想要面对全区乡镇都进行推广。”刘建培说,未来三年,思茅区规划建成滇西南片区最大的野菜种质资源库,集中推广其中的7个普洱特色野菜品种,这些品种不仅具有独特的营养价格,还能为农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。“像苦子果这种野菜,山上虽然有,但大部分农户并不知道可以规模化种植,像目前示范园用的这种栽培方式,亩产至少达到1吨,产值至少就是两万元,比传统种植的青菜产值高出不少”。

  通过科技赋能和产业创新,思茅区正逐步将野生蔬菜产业引向可持续进步的轨道。这片土地上,不仅有丰收的希望,更有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。(陆橙 普娅鑫 张睿纹 李婷)

来源:茶城思茅


返回顶部